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她松开手指,幼獐窜入草丛间,眨眼不见。

  “既是喜欢它,为何不留着?”

  “万物总有自己的所好,它在这林里已住习惯了,我何苦强求它跟随我,从此得个被养在笼子里、再不得自由的命运?”夭绍斜睨马背上的人,却是话中有话。

  “我从不强求别人。”萧少卿微微一笑,光晕下的那张面庞有种不真切的神采,仿佛近暮时天边飞卷瑰丽的霞光。

  “是么?”夭绍的唇边也多了分笑意。

  两人这次见面相比往日无数次的吵辩斗气竟是难得地和睦,然而正在此时,空中却突然传来几声苍鹰的厉啸,夭绍下意识抬头,只见盘旋在空中的黑鹰头裹白纱,双眸精芒锐利,不觉一愣。

  这只鹰?

  夭绍回过神来,见萧少卿已拉弓满弦,慌得忙拉住他的衣袖:“不能射!”

  可她的话音未落,那黝黑的箭镞便已离弦冲天,直逼苍鹰而去。他素来是百发百中,夭绍心神一颤,正想闭了眼不忍再看时,右侧却忽有一缕黑芒横空流逝,速如闪电,威如雷霆,强压萧少卿的长箭,鸣镝一声,双箭齐齐坠落草丛中。

  黑鹰受到惊讶,恶狠狠地盯了眼萧少卿,拍了拍翅膀,展飞去了青云之上。

  “我都说了不许射!”夭绍异常恼火。

  “我凭什么要听你的。”萧少卿声音格外冷静。

  “你!”夭绍恨得脸色发红。这便是两人的命运,从来是如此地相冲相克。她不再与他纠缠,转目四周,试图寻找方才射箭救下飞鹰的人。箭射自右侧,而湖水右畔正是密林,饶是她反应迅速,却也无法从那茂密得森沉的树林间看出什么蛛丝马迹。

  萧少卿坐在马背上暗暗握了握手掌,指尖勾弄弓弦,心中隐约飘过一丝疑惑――当今世上,能后发居上、这般准确封住他箭势的,会有几人?

  他双唇轻轻一扬,这才想起方才的箭。下了马走过去,只见夭绍站在草丛间,手里正拿着那两支箭细细端详着。

  萧少卿道:“有头绪么?”

  “有,”夭绍扔了一支箭给他,咬牙道,“早知道你是狠心无情的。”

  “就凭这一只飞鹰?”萧少卿冷笑,“妇人之仁!若一只鹰都要顾怀,那战场上的贼人流寇,又该怎么算?”

  夭绍瞪着他:“踩着万千士兵的白骨大胜回来,你很得意么?”

  “我不该得意么?”萧少卿傲然的眉目间透着无尽的洒脱恣意,长笑道,“要依你这般地优柔寡断,家国何时才能稳?子民何时才能安?一场烽火平边疆的好,还是让万万百姓们数十年都处在战乱中的好?其中的利害你难道不是心知肚明?”

  夭绍怔了怔,秀眉紧蹙,眼圈更是微微一红,却不说话了。

  “别生气了,”萧少卿不怕她与自己争锋相对、口舌相辩,却怕她委屈流泪的模样,沉默片刻,放柔了声音道,“方才为什么不许射?你可知这是塞北鲜卑的飞鹰?且此鹰头上包裹着白纱,分明是有主人,我不愿多生事端,这才发箭的。”

  “是这样么?”夭绍不动声色,握着另一支箭,坐回湖边大石上。

  萧少卿垂眸看了眼自己的箭,见箭镞尖端已被利物削去,不禁皱起眉,将箭甩回箭囊,也走去大石上坐下。

  夭绍和他多待片刻也难熬,怒道:“你还不走?”

  “和你一样,等这箭的主人回来取箭,”萧少卿神色懒懒,抱着头躺下,眯起眼望着潇澈霁朗的天空,笑道,“我也想见识见识,有如此神力、却又那般冷静的射箭人会是何方神圣。”

  “他不会回来的。”夭绍轻轻的声音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萧少卿闻言眸色一深,不禁仔细看了她一眼。夭绍虽如此下了定论,却也不走,只挪坐去草地上,编着草环打发时间。

  入清林苑狩猎的人每人都分发了一定数量的箭镞,待狩后清点猎物时,按规矩箭可折可损不可失,所以萧少卿认定,那失了箭的主人必然会回来寻箭,即便不回来,等到了时辰后回去清点猎物和箭支时,他也能查出那射箭的人。

  不料事实却应了夭绍的话,日落天际,申时过去,远处早传来鼓号收鸣声,却也不见那人回来拾箭。

  “回去吧。”萧少卿叹了口气,跃下石岩。

  夭绍默不做声牵起卧在湖边快要睡着的坐骑,两人上马正待离开时,霞光下,却见谢粲茫茫然骑在马背上东张西望地驰过来。

  “七郎!”夭绍唤道。

  “阿姐,少卿大哥,”谢粲看见他们两个居然并肩骑马不由大奇,一时也忘记了自己的事,笑意深长地打量二人,“你们在这里作甚么?”

  夭绍冷了脸不出声,萧少卿望她一眼,笑道:“七郎,你是不是丢了箭?”

  “少卿大哥怎么知道?”谢粲诧异。

  “你阿姐捡到了。”萧少卿如此道,慢悠悠将夭绍遗弃在地上的草环挂在马儿身上。

  “这草环谁编的?丑死了。”谢粲甚无眼力地鄙夷。

  夭绍的脸色因此更加难看,萧少卿转目而顾,透澈的眸光于暮霭下极其清美,对她一笑:“别赌气。我先走了,晚宴时再见。”说着纵马离去,长扬的银袍在落日霞色间绚烂无比,夭绍望着他离开,这时方透出口气,将手里的箭递给谢粲。

  谢粲接过,奇怪:“阿姐,你是哪里捡到的?”

  “这箭根本不是你的,”夭绍道,“你不记得自己在哪里丢了箭?”

  “不记得,”谢粲摸摸脑袋,迷糊道,“回去清点猎物时才发现少了一支。”

  “那狩猎时除了侍卫,可曾有什么人靠近你身边?”

  谢粲细想了想,这才“啊”了声,恍然道:“方才我和北朝的赵王一起擒获了一头豹子,那时候场面又热闹又混乱,说不定就是那时候丢的。我再回去找找。”

  “不必了,”夭绍唇边微微一抿,“你的箭早被人拾走了。”

  .

  行宫的重芳殿宫灯明照,沈太后斜身躺在凤榻上,双目微阖。夭绍坐在一旁安静地捧着卷书简,任谢粲在阶下无比夸张地向太子萧少陵讲述今日狩猎的情景。

  少陵听得气血沸腾,又在谢粲挤眉弄眼的撺掇下抵挡不住诱惑,忙向沈太后请示:“祖母,孙儿明日可不可以也随着粲哥哥去狩猎?”

  “不行,你还太小,”沈太后睁开眼,微笑道,“等再过两年,祖母亲自扶你上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