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章(1 / 2)





  “这个……”偃真有些犹豫。

  “我是他师兄,亦是他未来的姐夫,什么话不能对我说?”

  “是,”偃真叹了口气,“当年,谢驸马与沈丞相救了少主出来交给我家主公,避藏在邺都城外慧方寺。少主当时中了雪魂之毒,由主母和竺法大师合力才将其救醒。按计划逃离邺都的前一日,正逢郗氏族人被押赴刑场行刑,少主求主公带他去见族人最后一面,主公为防他被行刑时的惨烈刺激喊叫,事前点了他的哑穴……因行刑前百姓群情激愤,宫中传出圣旨提前行刑,少主赶到刑场的那一刻,已是屠刀长扬,血洒漫天,根本没有见到族人的最后一面。其后百姓又怒而起乱,宫中派禁军镇压,主公带着少主逃离邺都的那一刻,恰遇郗将军的头颅被悬在城门的惨景……少主当时便晕了过去,待他苏醒,主公解了穴道,主母恐少主郁积过久,诱他嘶喊发泄。然而少主张口却无声,从此……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偃真说得平静,毫无修饰的话语,却听得阮靳的心似被死力攒紧、无法呼吸的疼痛。那日行刑他也在,激愤闹乱的百姓中,他是最疯狂的那一个。他还记得,当日行刑的官员令箭一落地,数千头颅同时离身的惨烈震撼。那场杀戮下,何止血洒漫天?那时的邺都,上至九霄,下黄泉,乃至那皇宫金阙,哪一处不见汩汩血流?

  阮靳想,当时连他都是如此的恨,如此的怒,那郗彦哑声之下忍耐,该有多苦、有多疼?他不敢想象。经历了那般的亲人离散,在最该嘶喊的时候沉默无声,那么这一世,又还有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刺激他再度出声?

  阮靳阖目,眸间有温热的水泽在流动。

  “多谢总管告知缘由,”他沙哑开口,“若我没猜错,当年云阁主断臂呈情,也有阿彦因他失声的原因在里面吧。”

  偃真黯然道:“主公亲手致少主成残,悔痛至极,遂断一臂以自赎。”

  阮靳睁眼,对着眼前月色,长叹道:“贵上看似文弱,实乃烈性真英雄,阮某佩服。”

  送走阮靳,偃真返回书房时,见室中无人,贺兰柬与郗彦俱已不在,仅案上摊着一张地图,图上有字名“燕然山。”

  偃真看了片刻,将图卷起,出了书房拐过长廊。竹林旁的内室灯烛明亮,钟晔负手站在庭外,神色悠然地欣赏夜下幽竹。

  偃真今晚一直与他话不投机,冷哼一声,在栏杆上坐下。

  钟晔也不理他,自隔得远远地坐了,如此相安无事。

  夜色静寂,只偶有飞鹰掠过的长啸。钟晔坐得久了,却忽然一阵阵的不安,额头也渐出冷汗。正心神不定胡思乱想间,寒风中骤有浓重的药香扑来,身后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钟晔忙转身:“少主?”然后他微微一愣。

  郗彦站在他面前,此生从没过的狼狈。黑发湿透,衣裳凌乱。那张脸更是通红,平素无波无澜的淡定神色间,总算有了丝慌乱,只是不知他的脸红是被浴池的水烫的,还是……

  钟晔正揣摩着,却见那双清寒的眸间闪出了几分怒火,忙低了低头,道:“少主……咳,浴池里的药,还够吧?”

  够?郗彦目色更寒。

  钟晔抬头看他一眼,头皮发麻,那凛冽的眸光间,竟已有杀机隐现。不由轻叹一声,问道:“少主忘记上次答应钟晔的事了么?”

  郗彦一怔,而后摇头。摇过头后觉得不对,又忙摆手。生平第一次手足无措。

  “少主是什么意思?”钟晔肃然看着他,毫无退却的郑重。

  张口无声,郗彦只得转身折了根竹枝,于地上写道:“不许再安排这样莫名其妙的事。”写罢,狠狠将竹枝掷地,转身离开。

  “少主,那我们明日继续去找郡主么?”钟晔于他身后笑问。

  郗彦步伐一滞,轻微点了点头。他恰好走到偃真坐的地方。偃真扬目,夜色虽暗,他却从郗彦模糊的容颜间看出那略略上扬的唇线。

  呃……难不成经钟晔这老小儿一闹,少主真的想通透了?

  偃真如此一想,心中不得不生出佩服。

  他此刻自然不知,方才在书房看到的那幅燕然山地图,才是解决一切症结的切口。

  作者有话要说:

  ☆、行礼重重,探路重重

  朔方冬寒未褪,冰河雪川,白垣横天。

  郗彦一行元月十六出云中,快马加鞭,星夜兼程,二十日傍晚,便望见柔然王城霜絮素裹,寺塔尖耸,于苍茫山野间遗世独立。那一刻日没平沙,漫天绯霞,残阳余晖似鎏金倾泄,红色晶石雕成的巨大赤鸢凌翼于柔然王宫之顶,肃穆庄严,气势夺人。

  柔然王城与云中一般,亦是座塞外孤城。不同于云中城的捭阖开阔,以黑石筑墙的王城在落日下显得十分古旧沧桑,城外四野多是奇峰峻岭,险阙窄涧,天然成障。

  风卷残云,因在极北之地,日暮之后天暗得迅速,入城时已是华灯满街。这夜皎月清湛,星河迢远,街市上张灯结彩,行人彼连,酒肆胡馆俱是宾客满堂,竟难以一见的热闹。

  “莫不是有什么喜事?”钟晔与偃真交递眼色,皆是狐疑。

  一至采衣楼,未及休息,钟晔便急急找来云阁于当地的主事,询问此间缘由。

  偃真调教下的人俱是循规蹈矩的刻板之辈,此主事先对着郗彦恭恭敬敬行过礼,又向偃真、钟晔颔首致意,这才慢条斯理道:“长靖公主元月生辰,她已年过十九,女帝诏封公主王爵,赐其开府。为与民同乐,王城这一月皆无宵禁。”

  柔然自长靖祖辈开始,已是连续两位女帝。如今长靖以公主身份封王,等同于中原颁诏储君之位,自是让百姓轰动振奋的喜事。

  “原来如此。”钟晔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瞥眸看郗彦,只见他坐于书案后,正半靠着软褥阖目休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唯有眉宇间隐露疲惫。

  偃真坐在一旁温酒,随口问主事:“融王可曾回城?”

  主事道:“属下接到总管密函后一直盯着融王府。两日前融王回城,不过是只身一人而归,未曾见郡主等人的踪影。且融王因云中战事失利,被女帝罚着闭门思过,确不曾见他出门走动。属下也派人查过城中所有客栈,并没有郡主的消息,估计是还未来王城。”

  “不可能!”偃风拎着行李进来,闻言质疑,“我和公子在歧原山问过那些牧民,他们说郡主早就前往王城。她比我们提前走了有七八日,纵使迷路也不该比我们晚。何况郡主身边还有离歌跟随,他可是识途老马。除非当真是――”

  偃真一记狠厉的眼色盯过去,偃风舌尖哆嗦,立即闭嘴。钟晔抚着胡须,轻轻叹了口气。

  主事依旧笔直跟木柱般站着,双眼低垂,态度恭谨。

  室中无人说话,只听酒水在壶中噗噗的声响。不一刻,炉上酒热开。偃真倒酒递给郗彦时,才发现他已离案走去窗边,正静静望向楼下街市,而摆于书案的空白藤纸上却多了行字,墨汁未干,字迹犹新。

  偃真抬头,又问主事:“融王回来后,可曾有人上门去找他?”

  “有,”主事想了想,“柱国阿那纥,还有长靖公主。”

  偃真心中微动,与钟晔对望一眼,皆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