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那个漂亮的男知青第75节(1 / 2)





  墙上刷什么颜色,里面地板要铺一下,还有灯具、衣架的选择,有些东西没有,苏烟还托苏父朋友从南方买。

  忙到开学都没忙完,只能每天抽空去看看,本来还以为要等到暑假才能开店,没想到五月份的时候就竣工了,衣服也做了近百件。

  开店的当天,苏烟就穿着一套新衣服去了学校,淡蓝色的真丝衬衫搭配黑色七分小喇叭裤,底下一双白色的豆豆布鞋,头发简简单单的扎起来,用花色的丝巾绑着,青春洋气,一进门就成了全班的亮点。

  上课前,班上就有女同学迫不及待跑过来问她衣服哪里买的?

  苏烟很是淡定道:“南宁街新开了一家服装店,叫什么云烟女装精品店,听说都是从南边来的货,昨天逛街时候遇到了,觉得好看就买了一身。”

  没说是自己家开的,毕竟这时候干私营还不多,怕人家说闲话。

  然后给自家宣传道:“她家衣服真的很好看,比百货大楼的时髦多了,料子也好,你们看,还是真丝的呢,穿在身上都不热,要不是没钱,我都恨不得全买了。”

  几个女同学看着苏烟身上的衣服,再看看自己的,觉得她没说假话。

  顿时心里痒痒的,都想去那店里看看。

  家里条件好的女同学点点头,“南边的衣服是好看很多,听说好多是港城那边进的货。”

  苏烟笑眯眯跟他们说起服装店里的衣服,直到上课铃响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而苏烟的模特效果是明显的,当天中午店里就来了好几个女同学,这边只有一家新开的店,十分打眼,尤其从外面就能看出这家服装店的不同,门口干干净净的,门上面挂着店名牌子,门口左右两边各摆放着一篮子花,花篮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新店开张第一天,全场九点五折”。

  进了门后更是不一样,三十几平的屋子里,墙壁粉刷的雪白,头顶上和墙壁上嵌着很多小灯,照的屋子又亮又温暖,有的是一排长长的横干上挂衣服,有的是将衣服挂在墙上,有的上下搭配好,有的是分开的……每件样式都不同,看的人眼花缭乱。

  脚底下也不是水泥地面,而是铺着灰白色的瓷砖。

  左右墙壁上还有一面巨大的镜子,能将整个人照进去。

  跟百货大楼里将衣服折叠堆在一起卖完全不同。

  不过衣服也不便宜就是了,一件真丝衬衫就要十五到二十块钱,跟百货大楼差不多,几乎要普通工厂员工半个月的工资。

  不过还是有两个女学生掏钱买了,甚至其中一个还买了三四件,一看就知道是家里有钱的。

  除了女学生,还有下班路过的女员工,最后一天下来,就挣钱了一百多块钱。

  本来苏父还当是闺女媳妇玩玩,这下不敢小瞧了,光一天的工资就比他一个月挣的多,虽然包括了成本,但想想也觉得可怕。

  苏烟和苏母立马闻到了商机,都不用苏烟提醒,苏母就跑出去打电话联系以前的纺织厂。

  苏烟跟苏母商量道:“妈,你先问一下厂里能不能签个合同,我们提供样式图,但做好的衣服只供咱们一家,不能泄露出去。”

  苏烟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也是因为知道那纺织厂这几年效益不好,甚至还有裁员的情况,要不是她现在在起步阶段,她都想将工厂收购,但现在只能合作。

  苏母点点头,“我打电话问一下。”

  她也不想闺女费尽脑子想出来的衣服样式被别人拿去了。

  这方面的事苏父和楼斯白帮不上忙,不过苏父倒是将苏烟那句“咱们自己要是有厂子就好了”放在心里,有空的时候就打听关于纺织厂的事。

  店里的生意不错,尤其是去年改革开放的政策施行后,南边的风潮便渐渐蔓延到这边来,就苏烟所知,好些回到省城没事干的知青们都去南边找工作了。

  尤其是年轻男女,开始追求港风,苏烟有同学就说,南边的女人露胳膊露肩膀的,跟没穿衣服似的。

  苏烟大二的课不多,除了学习,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画衣服样式,然后也开始接触衣服的布料针线那些东西。

  毕竟是从事服装行业,基础知识要懂。

  苏母的办事效率很高,甚至还亲自回老家一趟,弄了一份合同,又去政府部门盖了章,国家现在政策放松了,本来纺织厂效益就不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笔大买卖,他们哪里肯放手?

  纺织厂并不大,厂里六台纺织机器,织布还特别慢,成衣间那边也就二十多个员工,共用五个缝纫机,前两年厂长也想过找路子振兴,还引进了北边的羊毛,学做什么羽绒棉服,但效果也只是一时的,过了冬天又打回原型了。

  苏烟的要求很高,光真丝布料就要有平纹的斜纹的好几种,还有花色上面的各种要求。

  也因为服装店的生意好,渐渐的,周围也多了其他的店面,卖早点的,卖豆腐的,以及小饭馆……服装店也有,不过走的都是平民路线,价格低,布料粗糙,有的还学着苏烟店里的衣服样式,这也是必不可免的,不过苏烟店里每件衣服后领里面都有商标品牌名字,与那些仿制品区别开来。

  从一开始,她就不准备走平民化路线,她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以后走上国际的那种。

  以至于不过半年的功夫,省城这边就大变样了,市中心街道热热闹闹的,尤其是中午和傍晚下班的时候,街道上都是人,还有人租不起店面,推着车出来卖吃的,和以前安安静静地街道相比,充满了人味。

  不过这些对国营饭店、供销社、百货大楼的冲击比较大,这些原本吃国家饭的员工平时一个个趾高气昂的,一副用穷鬼的眼光看人,现在大家都去小饭馆吃饭,去小摊子上买菜,去服装店买衣服,生意一下子冷清下来了,甚至一天都看不到人,但这是国家允许的,他们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这也使得苏烟开的服装店不是那么太打眼了。

  不过就在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年底家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苏父在机械厂晕倒了。

  第九十章 苏父晕倒这……

  苏父晕倒这事来的很突然, 那时候苏烟和楼斯白正在学校上课,还是下午下课回家才知道这事的,苏母也不在家, 不过走之前跟隔壁邻居奶奶说了一声。

  苏烟、楼斯白听到邻居的话都吓了一跳, 放下东西后, 就着急往医院赶。

  楼斯白骑车带着苏烟,一路都没说话,到了医院后打听到病房,转身就往三楼跑。

  两人很快就在三楼三一八病房找到了人, 苏父脸色苍白的躺在床上, 苏母抱着孩子跟他小声说话,一边说着还一边悄悄抹眼泪。

  苏烟和楼斯白一前一后进门, 径直走向中间床位的苏父他们,“要不要紧?医生怎么说?”

  苏母看到闺女女婿来了, 本来已经收住的眼泪瞬间又下来了, 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声音沙哑道:“医生说你爸脑子里长了个瘤, 要动手术,还说要把你爸脑袋剖开, 这可咋办啊?”

  “你爸都这么大的年纪了, 动手术会不会有影响?我早就跟他说过了,做事不要那么拼命, 就他不听, 什么都想做好, 我们还有几年活?做给谁看啊,闺女女婿都是有出息的人,他这么累干嘛?现在好了吧, 出事了吧,要是丢下我一个人可怎么办……呜呜……”

  说着直接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