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大爷的1957第37节(1 / 2)





  ☆、第71章

  话说一九六/五年二月米国空袭了南越沿海地区,之后还叫嚣着将继续实施打击。然而,四月份米国境内突然出现了印泥军人暴/乱,这使得其针对南越的惩罚迟迟不见动静。

  华国政府也根据印泥发生的一系列变动适时的调整了计划,同时少数高层也在猜测这些与示警信上所写不同的事件很可能是同一批人插手的结果。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能更加确定,这背后插手之人绝对是非常维护华国权益的,这也大大减轻了高层们心中的担忧。

  而南越与印泥方面在危急时刻都或明或暗的获得了华国的援助,两国国内的亲华势力都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再加上华国坚持不懈的对非洲国家的大力援助,这一系列善行陆续获得了回报,华国原本极其恶劣的国际形势竟然渐渐发生了转变。在米、苏大国的国际声誉濒临破产的对比下,华国公正守信诚实的国际形象开始逐步深入人心。

  而四月底回到村子的高家三口,在短暂的休息后,开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谢青磊除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治疗”几天(其实是去了香港),其他时间不是和村民一起劳动,就是捧着书籍学习。而二大爷则要忙碌得多,每天早上训练完自己和儿子后,先要去稻田里干活,好歹那两亩试验田可是挂在他的名下呢。而负责另外那块对比田的全邦爷爷则三不五时的打击打击他和他的泥鳅们一下,谁让你抢了人家的活动地盘呢,认了吧。

  到了下午二大爷还要借口去山上采集媳妇需要的药草,借机离开大家的视线。其实他是去复制两个小时的金精或者水精,再搬运两个小时的印泥倒霉军队。

  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可在睡前还要去温度感人的西伯利亚搬一个小时的钻石,这还是老婆大人开恩,减少了工作量的结果呢。谢青磊看着爱人忙成狗,就觉得要是她也能使用小碗,那就能帮着干好多事情了。二大爷只好笑着摸摸爱人的狗头说道:“就这,咱就知足吧,够可以了,你帮我的还少吗?要你也能用小碗,估计咱家后院立马就要多座富士山,哈哈哈!”

  五月时,谢青磊从香港回来后对爱人说:“兴哥,我觉得应该把马浩送到鹰国去学法律,他挺有潜力的,而且看得出他是真的对法律感兴趣,也用心。”二大爷听了点点头,让谢青磊带着钱找莫笙远帮忙,让马浩走正规途径办理留学事宜。

  又过了一阵,高家三口找了个周末,一起去西安探望大哥大嫂一家。此时郑家的长子郑吉福已经在去年就考取了西安交大的经济学专业,第一年功课重,说好了等暑假再回家来。二大爷他们到时,发现郑家还有位客人。

  说是客人,其实连谢青磊都认识,就是隔壁老李的媳妇罗大嫂。她看到二大爷三口来了,就笑呵呵的起来让位置,嘴里还对孙丽真说着:“大妹子,这事你可上心吧,孩子长的快,转眼就大了,我先走了,回头再找你啊。”

  等罗大嫂走了后,两家人聊了聊,二大爷好奇心重,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就开口问道:“这隔壁的罗大嫂来干啥的?咱家孩子怎么了?”孙丽真皱着眉毛看了她丈夫郑意安一眼,老郑挠了挠头说:“她想让她家大闺女李云云嫁给我家老大,岁数倒是挺好,比我家老大就小一岁。”

  二大爷心中一动,原来在上辈子,高二妞的大舅郑吉福确实是娶了隔壁的李云云。这两口子,要说感情吧,也算不错,可日子过的并不好,还老吵架,归根结底就两个字——太穷。

  他们两口子都是自家的老大,而且都很孝顺,结婚时就说好了,各自的工资拿一部分出来家用,剩下的各管各。这要放在九十年代以后,那都有正经工作的两口子这个方法过日子是完全没问题的。但你要知道,他们结婚的时候,那是六十年代啊,两口子就一个孩子,就这样,把两人工资全拿出来,日子也过的不宽裕,更何况还要各自拿出一部分贴补父母兄妹呢?

  开始头两年还好,可到了后来,压力越来越大,这人在压力下就容易发脾气,就算郑吉福是个沉稳的,可李云云是个直言快语的,这家里月头过不到月尾,一年也没几天舒心日子,就总是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吵多了,郑吉福就越发不爱说话,他这一闷,李云云越发来气,后来一直到他们的女儿迟迟不愿结婚,结婚后又很快离婚,两口子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婚姻已经给女儿带了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然而这辈子,郑吉福已经是个大学生了,这在老郑的整个工厂可都是很少见的,以后不出意外,那毕业后,肯定是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做个工厂车工的。于是二大爷就对他大哥问道:“老李家大闺女比吉福小一岁的话,那就是今年应该高中毕业吧?他们家是怎么打算的?不能说就只管让孩子嫁人,工作什么的怎么弄?”郑意安平时很少管这些八卦,倒是孙丽真比较了解,她说道:“说是准备让云云毕业了就接她妈妈的位置,到厂里上班呢。”

  二大爷摇了摇头说:“大哥大嫂,你们别怪我势利眼啊,咱们现在看,好像问题不大,但是你们要往后想几年。等到吉福大学毕业,他得找工作吧,以他这条件,出来以后那工作就不是什么车工钳工了。搞不好还要继续深造,至于工作单位很可能就天南地北了,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也没啥。可如果现在结婚了,到时候老李家闺女怎么办?哦,一个在西安,一个去首都,这两口子日子还能好吗?就算李家闺女不要工作跟着吉福走,那两口子靠一人的工资过活,日子也艰难啊。要我说,这事最好别急,至少等孩子回来问问他,如果他拿不定主意,那你们就等他大学毕业,找好工作了再说,那时候也才22岁,刚够国家结婚年龄呢,现在急啥啊。”

  谢青磊也在一旁点头,郑家两口子笑了起来,孙丽真说道:“行啊,这样我也好回话,就说现在不兴早婚订婚啥的,等孩子二十二毕业工作了再找对象。”

  二大爷对这结果挺满意。要说上辈子的几个舅妈,论人品,没啥出格的地方,可小毛病都有不少。也不知是不是自家人看自家人都带着滤镜,有时候娘俩说点私房话时也感叹,四个舅舅个个身高一米八,大舅英俊沉稳、二舅能歌能舞、三舅精明诙谐、四舅斯文温柔,一说起郑家几个孩子,周围邻居没有谁不挑大拇指的。可这几个孩子娶得老婆那真是……要说呢,这四个舅妈里,有三个都是女追男倒追成功的,这也应了“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的老话。

  这辈子,二大爷虽然不打算去强行拆散谁的姻缘,可若是再遇到那因为担心自己抓不住男人,就死活阻拦舅舅读大学考军校的,那就对不住了,哪儿凉快呆哪儿去吧。

  回了高家坳的二大爷并不知道,老李家的大闺女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后来听到郑家的回话就明白人家其实是对自己不满意,这闺女其实成绩挺好,就是因为孝顺,想着如果能嫁给自己中意的郑吉福,那就早点出来工作养家,也挺好,这么着,才直接去了工厂。可如今不一样了,眼看自己喜欢好久的郑大哥要跑了,那其他的都往后靠吧。这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啊,李云云这为了争口气,为了能追上郑吉福,一个人憋着劲,起早贪黑拼命复习,几个月后,竟然考上了第四军医大。这一下,老李家终于吐了口气,到老郑家炫耀了好一阵,而李云云也因此走上了和上辈子截然不同的一条救死扶伤之路,这就是后话了。

  不知是不是二大爷在郑家的一番谈话刺激了平时话少的郑家老二,郑吉德明年九月也要高中毕业了。然而他心中的想法从来不曾对外人说起,可不知为啥,听了他二叔说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后,竟然再也无法抑制住那些活泼泼的念头。

  于是,半个月后,高家坳的二大爷收到了一封信,里面装的是某位少年关于未来和成长的烦恼……

  上辈子他就知道二舅最大的愿望,只要一看到电视上介绍:某某某出自部队文工团时,二舅脸上羡慕向往的表情几乎就要实质化出来。而此时,再看到信中那个又想当军人,又喜欢吹拉弹唱的少年正陷在无法抉择的漩涡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二大爷不禁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上辈子干了几十年重体力活的二舅,帅气的脸庞上早早刻满了岁月的风霜。但他在闲暇时间里仍不忘拉拉二胡,吹吹口琴,秦腔也唱得,信天游也来得,可惜四十岁就开始饱受腰椎磨损、椎间盘突出等病痛的折磨,实在是一个既让人喜欢,又让人心疼的男人。

  如今好了,二大爷胸有成竹的铺开信纸,刷刷刷挥笔疾书,一个极好的答案藏在了这封信中,送到了郑吉德的手里。少年看了信,仿佛见到了雨过天晴的彩虹,嗷嗷大喊几声后,就听他欢快的唱起了“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呀放军……”

  晚上,谢青磊听了爱人说的郑家两兄弟的事情,不由想到了郑秀那个小丫头,实在是个极好的苗子,如果再过一年,恐怕就来不及练了。看着谢青磊微微皱着剑眉,二大爷手贱去戳了几下人家的眉心。误以为自家爱人动了色心,本着亏谁不能亏爱人的态度,谢青磊主动积极的满足了某个有些懵圈的家伙。虽然他不是那个意思,不过,咳咳,也挺好哈……

  心满意足的两口子在被窝里搂着,闲聊起来。谢青磊把之前想的事情告诉了爱人,二大爷想了想说:“咱们在这儿犹豫来犹豫去没用!干脆直接问问人家不就得了,他们不愿意,那咱就当没这事儿。他们要愿意,那你就多个好徒弟,这事既然你没啥挑剔的,那就看郑大哥他们了。行了,别想了,这周末咱就去问问。啥事只要说开了,都好办。”谢青磊看着还在那儿得瑟什么“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的家伙,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新角色:李云云——名字来源“yunyun”,未来大杀四方的第四军医外科一把刀!

  番外

  --------------

  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大爷夫妻俩平时过日子都跟普通夫妻没两样,唯一不同点的就是妻子看着很帅气,有点招大姑娘小媳妇爱。

  然而,两口子过的时间长了,还是会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儿就先说一个。

  哎,你别想歪了,我是不会说什么谁上谁下这种,啊,不纯洁的,会被和谐的问题的。我要说的是啊,平时睡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人爱侧睡,有人爱平摊。有人蜷起来像个虾米,有人趴着像个□□。(谁丢的瓜皮,站出来!)

  二大爷呢,他自打有了老婆,就一天都没睡过自己被窝。好在家里做的被子够大,所以谢青磊被窝里就算再钻进个厚脸皮的家伙,也能睡的下。

  但是睡着睡着,这问题又出来了。某人老喜欢贴着别人,你挪开,他跟上,你再挪,他还跟。后来谢青磊想了个招,把这家伙死死搂住,诶,这就老实了。

  但是啊,你仔细想想,他俩最后是个什么格局?对咯,就是谢青磊威武霸气的搂着她爱人,而二大爷则死不要脸的钻人家怀里睡的喷喷香。

  让我们一起鄙视他,这个无耻的傻老鹰还学人家小鸟依人了!!!

  ☆、第72章

  话说谢青磊一直惦记着郑秀的事情,于是到了周末,夫妻两人就又去了郑家。

  进了屋子后,把手里东西放下,二大爷就开门见山的对大哥大嫂说道:“哥嫂,我家青磊有门功夫只适合女孩练,她看郑秀的底子很适合,又喜欢这丫头,就想问问看你们愿意不愿意孩子学这个。”

  郑意安和孙丽真都很吃惊,以前从来没听二弟夫妻俩提过这个,乍一听,还有点傻眼。旁边几个孩子一听,都坐不住了,郑秀蹦的老高喊道:“要学,要学,我要学!”郑吉达也跟着嚷嚷说:“要是郑秀不行,二婶教我行不行,行不行?”

  孙丽真让老二郑吉德把几个裹乱的闹星都弄出去后,坐下问谢青磊:“弟妹,这练功可有什么要求没?”谢青磊笑着说:“我这门功,是只能女孩练的,十岁前必须打个底,十岁后开始正式练功,以后每天最好练一个小时,不然就没什么意义了。练几年以后,多的不敢说,至少对付三四个成年男人没问题。女孩子自保用,非常好。”

  一听这个,郑意安心里就直接愿意了。家里有闺女的大概都有这个体会,女儿一大了,就会比儿子让人担心,更不用说,那长的还比较好看的,只要一时半会找不见下落,父母那心里跟火烧似的。所以夫妻俩一琢磨“这个真可以啊,至少练好了,咱郑秀去哪儿也能安全点,再说也不费什么,就当每天早锻炼了,反正这丫头每天早上都要出去得瑟一个多小时才回家吃早饭,不耽误!”

  就这样,郑秀高兴得颠颠的,蹦着就要给谢青磊磕头拜师。谢青磊把郑秀抱住说:“我这功夫是我师傅传的,她说咱们不兴磕头,来,好好鞠个躬,我就是你师傅了。”

  这天,谢青磊先教了郑秀打基础的四个动作。郑秀学的很快,看过一遍就记住了,小胳膊小腿打的似模似样。谢青磊告诉她,每天练二十遍就可以了,练到胳膊发酸就差不多了,千万不能过头,那样伤筋骨。几个男孩在一旁看的就差流口水了,谢青磊看着有点头疼。二大爷一拍巴掌说:“得了,人家那是女孩子练的,你们可千万别瞎学,回头给我练出三个娘娘腔出来,那可就好看了。来,我今天也传你们一套拳,你们学了以后不可以随便教人,这功夫要给坏人学去了,容易出事,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