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1 / 2)





  念到这户吏才抬头打量着:是宋师傅?

  是。

  哦哦,县爷打过招唿的,说你这两天可能来弄户籍。说着手从旁边一拿,早就弄好了,你早说就不用排队了,给。

  宋泊明虚抱一拳,表示谢意,道了谢两人出了门。

  卫子清心里好奇,问了怎么回事。

  宋泊明只答,他是县爷公子的武师傅,前两天请假,县爷估计知道了他要成亲才吩咐的。

  卫子清倒是觉得这县爷倒是细心,这种小事也记挂着,听着倒是为人和善。

  出了县衙两人直接去了医馆,进去一看,坐着问诊的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头,不就是那天给他看病的王大夫吗?

  有小童迎面看来,笑嘻嘻的问道:两位看病还是拿药?

  都不是,想问问这收药材吗?

  第三十三章 帮他买药

  药材不收,不过出门左拐直走,过路口有家和善堂,那收药材,或者你去燕儿胡同,里面有个药贩子也收药,就是爱煳弄不识货的人,我看你还是去和善堂。

  小童瞧着机灵,话也多且密,只是说起来没完没了,被刚看完病人的王大夫喝了一句。

  接着捣药去,别趁机偷懒!

  小童吐了下舌头,也不害怕,笑嘻嘻的又跑开了。

  王大夫年龄大了,看人有点看不清,眯着眼看了会儿,才想起来这俩人是谁。

  这是宋家那小子?哎?这不是上次你拉我去看的那个郎君吗?你俩来干什么?

  宋泊明先是抱拳行礼,才回答了王大夫。

  卖人参啊来,我看看。

  卫子清掏出布包来,露出里面的小人参。

  小了点,且须子都断了,可惜了。王大夫闻了闻,又摸了摸,才慢悠悠的说道。

  那您收吗?

  就一根小东西,免得你再跑了,童童,把人参入了账吧。

  那真是谢谢您了。

  卫子清也算把这事了了,不然心里老记挂着。

  你就不问问多少钱收?

  上次看病就知道了,医德好的人必定不是见钱眼开之人。

  王大夫满意的笑了,把参放在一旁,招手让他过来。

  来来,我再给你把把脉。

  有免费的大夫,他自然是乐意的。

  脉象孱弱,还是太虚了些,还是上次那些毛病,身体太寒,需要进补啊。

  是,那您看怎么补呢?

  平常能好好吃饭,每日见得荤腥。我再开上一副药,你先喝一个月,再来这把脉,我再给你调药。

  卫子清有些为难,卖参的钱是阿秀的,不能动。

  今日还有些事,改日再来开药吧。

  正好小童来了,他接过小童手里的银钱,大概有二两银子,就要行礼告别。

  药先开上吧。宋大在旁开口道。

  王大夫似乎有些着急的,听见这话才露出笑来。

  还是你夫君明事理,现在省这点钱做甚,等以后得了病才是晚的。

  卫子清有些尴尬的侧了头,他也没说他俩的关系,这老头怎么什么都知道!

  趁宋大跟着小童捧着药房去拿药,王大夫示意他走近点。

  卫子清好奇,侧耳过去,就听到老头说道:你这身子骨,对生育不利啊,我给你开了药,也得起码三年才有机会生育,所以千万别为了省钱不喝,药可不能停啊。

  老大夫见了太多因为生育夫妻不合的事,纳妾还算好的,更有甚者因此被休,因此这种事他都只告诉郎君,是否说出去权利在郎君,也算他尽了力。

  卫子清为人聪慧,自然是听出了门道,虽然他不用给宋家生孩子,但是这份情他得领了,少不得言语上谢上几句。

  清哥儿?是宋泊明在门口叫他。

  来了。这边应着,一边矮身与王大夫告别。

  宋泊明在前走的倒是不快,卫子清随后跟着,看着路不像是去城门的,便开口问了。

  快中午了,先吃了饭,等会还得买点东西。

  两人直奔一个饭馆,看着简陋,不过还算干净

  第三十四章 三日回门

  点了两碗面,一大一小,一笼包子,一盘牛肉。

  因着价钱是现算的,小二将饭菜上齐后,直接报价钱:面一大一小共十二文,包子一屉六文,牛肉一碟二十二文。

  原来牛肉是这样价钱,比这么多东西加起来还贵,想他前世不爱吃牛羊肉,向来都是随手赏了伺候的人的。

  两人取了筷子,沉默吃着面,宋大吃饭极快,也不嫌烫,包子两口一个,面也是几筷子就见了底。

  而这边卫子清才吃了两口,细嚼慢咽的成了鲜明对比,突然牛肉被推到了卫子清的跟前。

  嗯?

  卫子清抬头,询问的看着宋泊明。

  你吃,不吃浪费了。

  卫子清摇摇头,因为长期饿着,胃口并不大,一碗面一个包子足够了,牛肉本就不爱吃,自然不想动了。

  你吃吧。

  谁知宋大格外执拗,让你吃就吃。

  然后两口喝完了面汤,拿了一个包子出去,走前留了一句话。

  本就是给你要的。

  卫子清哭笑不得的看着还有半屉的包子和一整盘牛肉,也不知道宋大去了哪,只好慢慢吃起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