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节(1 / 2)





  “我可真要怀疑这个女人是敌国派来的奸细,这就是一出美人计啊!”

  “诶?那个女人是不是真的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美?要不然也不会傻了还能迷惑太子啊。这得美成什么样子?长成天仙了不成?不可思议,不能理解!”

  “要我说,就算是敌国派了奸细对咱们太子殿下使美人计,也不至于派个傻子吧?”

  “如果不是敌国派来的奸细,我简直要怀疑是上天要害咱们北衍!简直不敢想象未来将江山交给这个好色的君王,咱们北衍日后会怎么样啊!”

  “这是陛下子嗣单薄,除了太子爷只剩下二皇子,听说二皇子如今代理朝政处处都要询问二王爷和丞相大人的意见,一点不能自己拿主意,实在是难当重任啊……”

  “……”

  今日太子立妃,虽太子妃是个傻子,可这阵仗是一点不小。朝臣和家眷,皆会出席。因为人太多,人都堵在了宫门口,一个个接受了检查盘问,才放进宫。

  姚氏坐在马车里,听着这些官员的议论。稻时担心姚氏听了这些话心里不舒服再坏了身体,忙安慰:“夫人,这些人都是胡说,您别往心里去。”

  姚氏含笑点点头,道:“我晓得。”

  她今日难得换上一身艳色的衣裳,脸上也一直挂着笑,面对那些旁人的闲言碎语,也很从容,不甚在意,并不往心里去。

  同坐在马车里的还有周家人。周玉清和宋氏作为霍澜音的养母,必定是要来的。周荷珠也跟来了。至于赵氏母女,则是没有来。

  周玉清轻咳了一声,说道:“按理说,咱们不应该等在这里排队,应该有人来请咱们先进宫才对。”

  宋氏有些心不在焉,没接话。

  周荷珠只好接话:“父亲说的是。”

  周玉清打量着周荷珠,心想今日达官显贵云集,本该是给这个亲女儿寻个好夫婿,为周家找个好靠山的机会。毕竟周自仪如今身在狱中,未来不可知。他总要为周家的未来多做考虑。可是他仔细打量了一遍周荷珠,心里又觉得惋惜——这个女儿恐难入京中贵人们的眼。

  这一年多,他已经为了栽培这个女儿花了很多心思,请了很多教导先生。只是可惜时间太短,周荷珠不仅天资平平,又在丫鬟堆那样的氛围中长大,到底是不能拔苗助长。

  “哎——”周玉清重重叹了口气。

  宋氏这才回过神来,说:“听说宫里很忙,兴许是忽略了。再说了,瞧着这阵仗,太子殿下是真的对音音好的。这比什么都好。旁枝末节不必在意了。”

  周荷珠抬起眼睛,偷偷看了宋氏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抿抿唇。

  “让开——”

  堵在宫处的喧嚣顿歇,整齐脚步声由远及近。

  第168章

  这个清晨,很多人都在偷偷忙碌着。比如低调出门的二王爷,悄悄联系了几位朝中颇有话语权的大臣,密谈想要二次废掉卫瞻的太子之位。

  比如皇后一清早就出了宫,直接往纪家去。

  行过大礼,纪温书起身,没有多少面对女儿的喜悦,神经有些紧绷。他说:“今日宫中大礼,娘娘怎么有空回家?”

  皇后在上首入座,扶了扶步摇,缓声道:“下人都退下。”

  退下的是纪家人,她带来的人仍旧立在厅中。

  纪温书和长子纪鹤轩对视一眼。

  “今日回家,是有一事想让父兄帮忙。”

  “娘娘有什么交代直接吩咐便是!”纪温书道。

  皇后浅笑,颔首道:“今日不要让霍平疆出现在宫中。”

  纪温书一惊,张了张嘴,迟疑开口:“娘娘,那些传言都是真的?你这是……”

  纪鹤轩接话:“以霍将军武艺,我和父亲携手也伤他不得。娘娘这是难为我们了。”

  “没让你们与他交手,更没让你们伤他。动动脑子,只要他今日不出现就足够了。”皇后垂眸,慢悠悠地转着手腕上的镯子。

  纪温书忍了又忍,终于开始忍不住,直接道:“敏儿,你究竟想做什么?太子继位,你继续做太后不好吗?这是多少女人想要却永远得不到的尊荣地位!”

  “不好。”皇后挥手,翠风端来一杯酒。

  纪家父子两个顿时变了脸色。

  “你这是……”

  “毒酒。”皇后起身,缓步走向父兄。她眉眼间带着笑,缓缓道:“看来父亲对如今的荣华富贵很满意。国丈虽好,可女儿称帝,他日追封父亲一个帝称岂不是更妙?”

  纪温书身形一晃,骇得跪地,大呼:“不敢!不敢!敏儿,回头是岸,莫要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古往今来哪里有女子称帝的道理!”

  皇后嗤笑。

  “本宫不是来寻求意见的。做皇帝的父帝和毒酒一杯,父亲可二选一。”

  “妹妹!你怎么能这么逼迫父亲!”纪鹤轩挡在父亲和皇后两个人中间,盯着皇后,“我不相信这是毒酒!”

  他忽然抬手打翻那杯酒,酒水落地,忽地泛起白色沫子,伴着细碎的滋滋声,地面铺着的毯子顿时被烧黑了一大片。

  纪鹤轩张了张嘴,面色惨白。

  翠风转身,又倒了一杯毒酒,双手奉上。

  “我是你父亲!”纪温书的声音在发颤。

  “是啊。”皇后温柔笑着,亲自将父亲搀扶起来,“所以女儿称帝之后绝对不会亏待父亲,将父亲的姓氏改为国姓。父亲再也不用下跪做臣子,而是做帝王。”她顿了顿,“父亲莫要辜负女儿的一片孝心。”

  纪温书看着这个女儿,身体仍旧在颤栗。这是他的女儿,那个从小心高气傲不喜欢旁的女子女红下厨等手艺的女儿。她从小喜欢读书习武,读史读兵读政,读一切男子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