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反省自己,让企业更好发展





  反省自己,让企业更好发展

  当第一个周年的时候我们没想到怎么来过这个生日,但我们商量就觉得吃吃喝喝闹一下既花钱,而且也跟别人没有什么差别,还不如大家自己琢磨琢磨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事,花一天时间来检讨一下,后来我们就想到反省自己。我们认为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群体加上我们这样一个民营企业,用这种方式纪念周年又省钱又取得了进步,大家也没负担,避免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从第一年开始我们就反省,反省完以后我们就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批评感激,共赴未来》,这是我们6个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个期盼和原则。

  ——冯仑接受凤凰地产采访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懂得反省是很重要的,企业也一样。万通公司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没几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公司业务覆盖面也全面地展开了。不过这时候却出了问题。

  1995到1996年间,万通的业务已经散布全国,而共同创立公司的几个合伙人也是天各一方,各自负责一块业务。几个人都是做生意的能手,在各自所处的地区也都做得风生水起,但是,由于原始的资金积累不够,他们在发展的同时,借了很多钱。不管是贷款还是借钱,总是有利息的,借贷的基数越大,所要付出的利息就越多。这时候,冯仑他们开始感觉出问题了。因为庞大的债务,决定了他们的每个项目必须要保证赚60%以上的毛利,才能让自己赚钱。而这一毛利率是非常吓人的,注定不能持久。

  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之后,他们开始想办法了。冯仑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公司虽然会铺得越来越大,但危险也就临近了。如果哪一天市场出现了变动,行业整体利润下降,那么万通将要难以为继。这时候,他们开始了思考。

  这期间,冯仑去了一趟美国,跟他的合伙人之一王功权,反复商量了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宁可放弃壮大自己的机会,也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回来后不久,就到了万通的反省日,也就是万通成立的日子,9月13日。

  万通是有着反省的传统的,他们创立之初,就将公司成立的日子定为了公司的反省日,并于每年的这一天进行反思和检讨,找出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和不当之处,然后将之解决掉。

  这一年的反省日,对万通的影响极大。几个合伙人聚到了海南,闭门反省、认真思过,以期找到万通会欠那么多钱的根本原因。最后,他们发现,盲目扩张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很多制度方面做得不够完备,一些事情的安排也不够合理。正是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点点积压到现在,才导致了今天的财务危机。万通今天的危机,其实是以往问题的积累。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几个合伙人本身对市场认识不足导致的,有些是由于不够敏感,没有及时察觉市场的变化导致的。

  冯仑将这些称为一个企业的“原罪”,也就是很多企业在创立之初,由于创始人对市场和之后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成熟的认识,所以在公司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会产生很多矛盾与悖论。而这些矛盾与悖论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便会显现出来,让公司进入困境。而改变这一局面的最好办法,自然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企业。在企业的发展当中,根据形势及市场的变化,逐步调整,将之前所做的错误的或不合适的决定逐一改掉,自然就让企业走到正确的路上了。

  一个企业,走了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反省自己的错误和知道犯了错误后不去改正。万通的成功就是因为懂得反省,反省之后更是勇于改革。

  反思,是每个管理者都需要的。冯仑采取的方式是反思自己,因为那时候他们正处于创业期,自然会走很多弯路,这时候反思自己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找出自己的失误从而快速改正。但当企业进入稳定时期之后,反思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此时不仅要反思自己,更要反思市场。眼光要适当向外,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市场一直都有红海和蓝海之分,涉足红海不一定意味着难以出头,进入蓝海也不一定就说明会赚得盆满钵满,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会不会反思自己,以及洞察市场变化。苏宁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那时候,他们的对手是国美。苏宁的领头人张近东说,他们在成立的时候以及发展初期,从来都是将眼睛紧盯着国美的,从没想过像阿里巴巴、京东这类企业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可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张近东渐渐意识到,好像事情没有自己之前想象得那么简单了。不过,虽然有这个意识,他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是在不停反思,观察市场变化,以及寻找自己公司跟市场之间的契合度。

  经过了三年的反思,张近东最后认为,自己以后的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国美电器了,而将是京东商城、淘宝商城这类的企业。意识到这点之后,他便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从单纯的店面销售,改成店面和网络销售同时进行的方式。

  为了应对电商的挑战,苏宁从组织架构、年度计划、经营策略、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这些,都是张近东反思三年之后的成果,而这一举动也确实让苏宁适应了变化。

  在对公司进行了快速调整之后,就是对外跟竞争对手进行面对面的竞争了。苏宁最开始的时候,也采取了京东的方式,用打折促销来赢取一部分客户。

  不过,苏宁易购的第一次打折促销并不是十分成功。虽然他们也吸引了很多的用户,但因为前期准备不足,在打折当天由于人数太多,服务器出现问题,很多用户无法下单。再加上京东、当当等的围剿,那一次,苏宁易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不过,张近东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经过这一事件之后,他又及时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增强了服务器的负荷能力,在其他方面也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经验。这之后,苏宁易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比之前更快的成长。

  一个企业,想要成功,不仅需要有很高的效率,有严格的制度,还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张近东领导的苏宁是有灵活性的,所以他们能够迅速应对市场。而这份灵活性,自然来自不断地反思和对比,反思昨天的自己,对比今天的市场和竞争对手。这些,都是管理者们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掌握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再强大的团队,也不过是一艘慢慢行驶的轮船,一旦遭遇变故,没有及时掉头的能力,就会有危险。

  所谓居安思危,常回头看看昨天的自己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自己那时的经营方式,看看那时跟市场的契合度,然后找出不合适的,及时做出调整,自然会让企业更好发展。